
从百腾大厦到One George Street
在国外混的,移民厅或是移民局就像是你棒打不掉的“姻缘”。 我到新加坡的第一天,就去了位于金融区内的移民厅。所在地是幢商务大楼的7楼 … 繼續閱讀 从百腾大厦到One George Street
在国外混的,移民厅或是移民局就像是你棒打不掉的“姻缘”。 我到新加坡的第一天,就去了位于金融区内的移民厅。所在地是幢商务大楼的7楼 … 繼續閱讀 从百腾大厦到One George Street
风传曾荫权访问新加坡时,在一间小小的肉骨茶餐室门前吃了闭门羹。说吃闭门羹,略微夸张了一点,毕竟曾行政长官没有亲临现场。 这家店就是 … 繼續閱讀 狮城老字号 之 黄亚细肉骨茶
那年过年的时候,在新加坡国家博物馆看了一个图片展览,名字很亲切,叫“家庭和朋友-新加坡相册”,这是新加坡版的“老相片”。 迎面而来 … 繼續閱讀 最草根的记忆
小学的时候,风迷过刻纸,完成后的作品与剪纸一样,但方法过程是不同的。刻纸是把描在或拓在纸上的图案用刀片刻出来,而剪纸用的是剪刀。 … 繼續閱讀 红线剪纸
鸭饭,论口味、卖相、起源,或是名字,都是不输给新加坡的美食招牌“海南鸡饭”的。但二者的知名度却相去甚远,想来是鸭饭缺少一个象当初瑞 … 繼續閱讀 狮城老字号 之 友记鸭饭
对天下所有的有情人来说,今天的空气里有巧克力的香浓、玫瑰花的芬芳,更有“爱”的甜蜜和陶醉。 漫步新加坡街头,我看到美术馆前“爱的宣 … 繼續閱讀 Fight For Love 之 爱的宣言,爱的战斗
悉尼有风帆般的歌剧院,北京有水煮蛋的国家大剧院,而新加坡就有两颗榴莲状的滨海艺术中心。为什么现在的国家级艺术中心、歌剧院的建筑设计 … 繼續閱讀 “榴莲”飘飘- 滨海艺术中心
那年七岁,中午回家吃完午饭,背着书包准备去学校上下午的课。
我们一家住在三层的筒子楼里,这是爸妈单位的职工宿舍楼,那个年代城里的中国人基本都住这样的楼。楼前是一个篮球场,球场的水泥地已经很破旧,篮板也只剩一个,自打我能在这球场上晃悠起就没见人在这球场上打过球。
这天的球场上有一只毛色油亮的大公鸡,雄赳赳地踱着方步,趾高气昂。那年月少荤腥,所以家家户户自力更生地实行鸡蛋孵小鸡,小鸡变大鸡,大鸡生鸡蛋的循环劳动。我也在家孵养小鸡,但我养的小鸡真的小,好小一只;面前这只却实在是很大。
繼續閱讀 “公鸡也会报仇"3星级的酒店,不算高档,但有人称它为“微型莱佛士酒店”。 殖民地风格的建筑,有特点,但在新加坡也不稀有。 SHA Villa Ho … 繼續閱讀 当年今日此楼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