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早上,兴冲冲急匆匆地坐上巴黎的地铁,再换乘火车,直奔目的地 – 美丽的versailles(凡尔赛宫)。
想必参观的游记、感想、指南在网上都大把大把的,我就稍稍掠过,说说别的。印象最深的不是宫殿的雄伟,也不是艺术品的华丽,而是意外地看见很多中国的痕迹。我去凡尔赛宫的时候是2001年9月,那时的中国公民境外游应该还不是很火热,可我在凡尔赛宫里看到很多中国游客,游览介绍、观光指南,甚至那种自助的导游讲解器(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名字)都有中文的设置。
就是出了凡尔赛宫,在现实生活里也还有更多的中国的痕迹。
在凡尔赛宫周围的商业配套区里,我饥肠辘辘、两腿如铅地走在大街上。在一堆咖啡馆、法式餐馆的重叠间,忽然就发现一间中餐馆,在角落里,装修的干净整洁。到法国后一直吃西餐,看到熟悉的菜肴我再也走不动了。
进去仔细一看,这家中餐馆还有现代特色,是快餐形式,做好的菜肴一盘一盘地隔着玻璃柜台冒着热气勾引我们;价格标签是用法文写的,虽然不懂,但看那阿拉伯数字,再用人脑计算器噼里啪啦地将兑换率一算,感觉还是满实惠的。我和老公站在柜台前对着服务生比划挥舞,因为她不但不懂中文,甚至还不懂英文。不过这服务生倒是很厚道,拿出统一的餐盘,扣上满满一碗白饭。每当我们点一个菜,她都是满满的舀上一勺,还用目光和动作询问我们分量是否足够,要不要再加。虽然盘子里的菜已经堆的小山似的,可幻想着在巴黎占点小便宜的我没有阻止服务生,多占一点没啥不好。在凡尔赛宫外大块朵颐的期待,让我浑身的热血和馋虫都勃勃而发。
实在是盛不下了,我挥手叫了停,服务员示意我跟着她去结账。只见她连饭带菜带盘子一起放在一个电子台秤上,眨眼的功夫,重量跳出来了,价钱也跟着跳出来了。
我立马晕倒,原来这不是按份计价,是称重计价的。
(图片来自网络,作者不详,谨表谢意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