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风雨多少年,江山改了姓,那宅子也换了人。
50年代,以蒋公馆为基础,这一片区域变作了国宾馆,再后来变成对外开放的南园宾馆就是后话了。在成为国宾馆的那些日子里,有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曾几次下榻七号楼,他是战场上常胜的将军,他是充满争议的人物,他曾经唤七号楼的旧主人为“校长”。他的名字叫林彪。

林彪居于此时,曾地上地下地大兴土木,给这座有历史的旧楼添加更多的故事和神秘。比如,七号楼的侧边加了一个车库,车库的头一道门煞是寻常,第二道门却是实打实的混凝土大门,防爆防核,可是想不通门上为何留一个圆溜溜的洞,我想连火都可以轻易穿过这洞,又何况爆炸的冲击波?不解不解。

车库里停了辆红旗,挂着苏州的新车牌,看来还能时不时地开出去溜达一圈。车库最里端的角落有一道不起眼的小门,那便是林彪在这里添加的地下神秘的入口。


入口,向下的台阶,然后便是一条长长的地道,扑面一股浓浓的霉味。狭窄的地道,并排只能过两人,却在墙的一边堆上储备箱。箱子已经老旧,斑驳的铁锈,堆积着灰尘,那些箱子里原本会装着什么呢?弹药?物资?




顺着地道走,不经意处就斜出一条支道,不知伸向哪里。好奇,跟着拐了过去,一条支道的尽头是已被封死的出口,另一条短短的像个平台,竖着台机器,连着通风的管道,原来是手动加电动的抽风机,兴致勃勃地试图摇动机器上的手柄,纹丝不动无功而返。


再不远处,就是这个地下建筑的中心地带,传说中的林彪的临时作战指挥部。里外两间房,面积不大,不过40平米左右,上好的木材铺了地板镶了墙面。一间是书房,单放一张书桌和一张转椅,据说是原物;另一间像客厅,红色的沙发和一个立柜。参观的人只有我们一家,四周安静,很轻的嗡嗡声是一旁立式空调传出来的。按照现在的观点,这传说中的地下宫殿实在不豪华,通风也不好,空调还是后人放进去的,林彪可没享受到。


墙上是泛黄的照片,和文字的说明。其实这地下的建筑挖得很不深,从地表下来也就十来级台阶,想防爆防核似乎不太可能。这事实的真相和行为的动机究竟是什么,我肯定不知道,真相有时很简单,有时又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,让你猜不透想不通,就比如,林立果真是在这里筹划的571工程么?


在上海也看过这种原本有头有脸的老宅子,也听说过有些有密道,不过从来没有开放过。你这里是第一次见。
讚讚
起初觉得神秘,看过后也不过如此,没有那么多的夸张。
讚讚
物是人非,鲜为人知的一段历史故事,极具神秘感!
讚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