也是老外 之 植物学家

儿子小学的时候,学校布置了个假期作业,《I am a young botanist》。

作业要求:寻找并发现身边周围的植物,图文并茂地演示出这些名称、习性、特点、分布等等等等,最后还要做成海报。为了完成这个作业,我们一家都成了植物学家。图书馆、网络、植物园,三点一线,不停地奔波查找资料,认真程度好比写我的硕士毕业论文。然而,所遇到的困难却比在美国的英文毕业答辩还难,比如说,其中一个小作业,画出你家周围的植物地图。原以为幸运,住家周围植物两、三种而已;但真正动手却发现困难重重,辨认植物对我这个植物小白本就困难,而且还是我不熟悉的热带植物,不要说英文名称,就是中文我都对不上号。

繼續閱讀 “也是老外 之 植物学家"

也是老外 之 与儿俱进

在美国的时候,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。说是一位英文程度不高的中国妈妈,每天晚上有给孩子念故事的习惯。来到美国后,她也坚持不懈地从易到难地给孩子念英文故事,几年下来,孩子从幼稚园到了小学,这位妈妈才发现自己的英文程度也不知不觉地突飞猛进。

这个故事当时听过了也就忘了。如今想起来,是因为那日看见儿子捧着莎士比亚的《The Merchant of Venice》英文版在读。

繼續閱讀 “也是老外 之 与儿俱进"

也是老外 之 外语变作方言

只听小儿子一声怪叫,叫唤着:“OMG,I bricked my phone!” 我走过去问他详情,他说:“I tried to root my phone by flashing a a custom ROM ,and now……”

原来儿子折腾他的手机,最后终于刷机刷成了砖。

意外的是,中英文调侃此事的思路居然是一样的,都是砖(brick)。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刚到新加坡的时候,为了考TOEFL,有半年的时间完全挣扎在英文的世界里头昏脑胀。有一天,做着阅读理解,有一个词viewpoint,可以直译成“视点”,我就想,要是所有的英文词汇的构成和结构都能这么直接和汉语挂钩,那该多好!

繼續閱讀 “也是老外 之 外语变作方言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