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这里真的很小,爱奴温泉街来回走了两道,还没等到街上小餐馆卖晚餐的时间,于是只好再走一个来回,去细细地把街上的旅游纪念品看个遍。只看不买,这是我一向的原则,旅游地的产品名副其实的太少见。

总算有一家小店开了门,掀开幌帘走进去,温暖的木色小屋。
小屋里的餐桌布置分左中右三类,中间是常见的现代西式桌椅,另一边的类似东北的炕桌。被木框、玻璃和珠串组成的隔断隔开的空间是日本传统的榻榻米。
榻榻米仿佛高贵些,连木屋顶上的灯都特别,是长条的黑色雕花镂空顶灯,那花纹就像是外面主街上那几根雕花木柱上的图案一致。我的脑海里莫名自动地将这花纹图案和三个汉字“火烧云”紧紧连在一起,不知为何。
木色的墙,平铺着几件衣裳做装饰,想来是爱奴族的民族服饰,图案花样与“火烧云”相仿。这屋里的装潢和展示,把这小屋变成了微型的爱奴族文化和习俗的展览。
接待我们的是位老太太,白帕包头,与蹲在田头叼着旱烟袋的陕北老汉头上的白羊肚毛巾异曲同工。厨房里忙活的女子头上则是花帕包头,这难道是爱奴族的习俗?
菜单餐牌上依旧是汉字夹带着假名,那些假名天书一般,汉字天使一般。所以每当看到汉字都特别特别亲切温暖,尤其是看到斗大的汉字,太高调的感觉。前台立着的招牌上有“珈琲”二字,猜也猜得到,这是日文的“咖啡”二字,汉字读音是“加贝”。光听不看的话,估计会闹误会。



咖啡,我们没有喝。我们喝的是质朴的白水,吃的是拉面和盖浇饭丼,味道质朴,份量也质朴,就是价钱不太质朴。



一味臆想土著、原住民或偏远地区的人质朴,其实是我们的一厢情愿。就像那年去丽江,开着车,在离丽江十公里的地方,看到与外界一般无二的人声鼎沸的小镇,老公说:完了,丽江绝不会是世外桃源了。把自己的文化和习俗做成旅游品,这没有错,但也丢掉了原本自然原始的质朴。旅游区的质朴是修饰过的质朴,无可厚非,却总有一丝惋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