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向皇居行进的过程中,就已经飘落小雨,时而淅淅沥沥,时而哗哗啦啦。
老公说,绕过半圈皇居,便是靖国神社。我们要为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信念去瞅瞅,他研究了地图,决心像抗日游击队一样穿小道走捷径,然后我们就在越来越大的雨中走到了不知名的地点,并躲雨在这像办公区某一高楼的屋檐下。
更糟糕的是,跟随我这许久的合脚舒适的鞋子,在雨水的浸泡下,终于不堪重负,开始脱胶,鞋底渐渐和鞋帮说再见。
“敢情到东京来,一上午加一中午,走到脚痛走到鞋子破,就是为两件事啊。一是来敬仰日本天皇,围着他的皇居行进。一是探寻那倒霉的靖国神社。你还是不是中国人?”狼狈不堪,我的怒气也火山般喷涌,大雨也浇不灭。
老公陪笑,说:娘子息怒,小生这就探路去。他把我们娘仨留下躲雨,自己一人找寻靖国神社去了,顺便帮我买双新鞋。临走还说,等买了新鞋,把那旧的破的那双扔靖国神社,你看这样处置可好?!我一听就乐了,忙说:甚好。

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,日本和日本人是个矛盾的纠结。日本之行,让我深刻感受日本是我中华之强敌,不易对付,甚至胜负难料。日本是世仇,我可以尊重对手,但不会为对手的强大而高兴。“日本游”这一系列游记,原本的标题是“日本行”,取意日本之行,但突然发现歧义可为“日本行日本真行”的赞美后,我毫不犹豫地放弃了。从骨子里,我还是巴不得日本倒霉的!
老公找到了靖国神社,大雨中也只是远远一望,大门就在街边,外观上和一般的日本神社差别不大。回去的路上路过,老公不提醒的话,我都不会注意到马路对面绿树背后的神社。
神社找到了,但我的新鞋没有买来,因为四周没有鞋店。而我在危难时候可显露了急智的英雄本色,躲雨的大厦一楼有间像7-11的便利店,连一些文具都有得卖。我在店里如偿所愿地买到了一支强力胶,可用来补鞋。
就这样,那双坏掉的鞋后来被扔在了酒店里,而不是靖国神社,是为遗憾。
又:在路上看见一座钟楼,拍了照,因为我想起马来西亚沙巴州亚庇的那座钟楼,据说,那是二战中日本人炮火下仅存的几个建筑之一。有些事,不管过去多少时间,都不会被忘记。有些事,历史会用时间铭刻记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