黔中人 之 丝娃娃

2015年,汪峰在贵阳开演唱会,最爱火锅的他不出意外地去吃了酸汤鱼火锅。但在微博上,他被好朋友云南的一个DJ曾克揶揄了,说“@汪峰 ,这才是贵州最好吃,你天天就吃酸汤鱼,可惜了!哈!”。他口中最好吃的就是下图中的丝娃娃,真没想到曾克老师对贵州的小吃还颇有研究。

(以上图片来自网络,谨表谢意)

什么是丝娃娃呢?通俗地跟外地人解释的话,就是素春卷。小一号的春卷皮,裹上各色素菜丝,像婴儿襁褓一样包裹起来,再塞上脆哨、油炸脆花生或油炸酥黄豆,浇上蘸水,一口一个,酸辣爽口。

这菜丝切得极细,红、白、黄、黑等各色相间,十分漂亮。贵州人吃丝娃娃必定要加折耳根,也就是鱼腥草,这可不是一般人能接受的,但绝对是贵州人的大爱。

这蘸水就是丝娃娃的精髓,味道好坏全在蘸水。蘸水一般都要用油炸脆花生、油炸酥黄豆、折耳根、葱花、蒜水、姜末、盐、糊辣椒面、花椒油、麻油、木姜子油、酱油、醋、味精配制。现在百花齐放,苗家红酸汤也成了蘸水的一种。上图的左上图的小碟里的,就是红酸汤蘸水,颜色、味道都有些类似苗家酸汤鱼的汤底。传统蘸水就是右图里那样的。

我小的时候,贵阳街边随处可见丝娃娃的摊摊,一毛钱十张皮子,菜丝不另收钱,所以我们总是把丝娃娃塞成"胖娃娃",决不能吃亏。约上同学几人,边吃边聊嘻嘻哈哈,无忧无虑的青春。后来,出省读书,再后来出国定居,丝娃娃变成了梦里的想念。

如今,只要回到贵阳,都要去吃小吃,丝娃娃自然是其中之一。路边摊好吃,但不咋卫生和舒适,如今也难寻;好在现在有了连锁。以前蹲在街边吃的丝娃娃,如今登堂入室;那时围坐街边吃丝娃娃的都是女孩子,现在走进餐馆,男人也开始吃。

我的丝恋丝娃娃

2017年底回国探亲,就是我姐夫把我们一家领到了一间名叫“丝恋”的连锁餐厅,主打红汤丝娃娃,也就是上面说的红酸汤。一看这店面,一看这人流攒动,真是鸟枪换炮,以前口袋里只有几毛钱的小学生们消费的街边零食,居然登了大雅之堂。

我顾不上想那么多,直接去自助料理台挑选我喜爱的菜色,一样一样夹在餐盘里的小碟子中,再把餐盘端回。再拿一个碟子,倒上红酸汤蘸水。好了,准备就绪。让我先拿起一张皮子,再把小碟里各色的素菜依喜好选几样,包裹在皮子里,一头敞开一头折叠封住。我最爱炸得酥脆的黄豆,拈几粒加上,最后在开口处浇上蘸水,迅速塞进嘴里,一口一个,清爽好吃,赞!

我童年的回忆又来了!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