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手机闹铃响起之前,迷糊着睁开了眼,在床上一阵摸索,摸出手机。
点亮手机开屏,捂着脑袋想了会儿,我想要干啥来着?我曾经引以为傲的记忆力,是越来越不好了,有时都担心自己将来会不会老年痴呆。
哦,想起来了,推迟行程。
没睡好,原定9:00去观音庙烧香的行程,推后……一个半小时吧。
日历修改完毕,躺下继续睡。
又一次在手机闹铃响起之前醒来。这次没有拖沓,起床,洗漱,整装,出门。早餐,基本是不吃的。
今天是十五;之前的初一,我就来烧过一次香,并且立了个flag:十五的时候,还要来。于是,就有了早上那一幕挣扎。
四马路的观音庙建于1884年,在新加坡是出了名的灵,香火旺得不得了。以往我路过此地,也都会进庙拜一拜,烧上几支香。说不上有多么信神礼佛,只是求个心安,想个平静。如果路过的是教堂或道观,我也会进去求保佑。
昨晚入睡前,看了篇散文,萧红的《长安寺》。写得真好啊,那样的文采真是羡煞人。对寺庙里来来往往形形色色的人物的描写,细致入微,栩栩如生。我躺在床上想,明天我去庙里也要好好看上一番,看我的双眼能看出几分人心人情。
今天到观音庙的时间,是最晚的一次。没想到就在庙门前看见了长长的人龙。等待上香的,男女老少都有,上班的退休的做家庭主妇的。有的手里拿着香,有的拿着花,有的手上空空如也,有的关注点在手中的手机;有的三五成群,有的独自一人。整个队伍安静、平和,就像香炉上的烟,徐徐而动,又不动声色。
进得观音庙,取了香,点了香,举香闭目祈拜,心中默念着祈求观音保佑的内容。默完,慢慢睁开眼,再拜上三下,将手中的香插进香炉,退后一步,双手合十,再拜。
我听见自己大大地出了口气,稍一定神,又吸一口气,然后缓步走进庙堂,跟着指引标志来到观音像前。这观音庙相比萧红笔下的长安寺,那规模是小太多了。这里虽小,确是一个平和安详的存在;萧红那里的虽大,却有战火纷飞兵荒马乱的不定。庙不在大小,运却和时代相关。
又一次双手合十、闭目祈祷;又一次默念,又一次礼拜。又一次张开眼,又一次低头再拜。
当我走出庙堂时,才发现观察众生的计划早被我忘到九霄云外。
好吧,这证明了我心诚无杂念。请观音菩萨保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