黔中人 之 愧望甲秀楼

几番想写又不知从何动笔,脑子里乱哄哄没个章法。想起有个词叫“近乡情怯”,而我对着生长过的故土上的那一座甲秀楼就不仅是“怯”,还有很多很多的“愧”。

从小我就经常从它的身旁经过若干若干次,耳中听说过它的名字若干若干次。但是,这个耳熟能详的、带着历史印记的地标,我竟然在人到中年远离家乡很多年以后才走近才触摸。这怎能让我不愧不怯不羞惭呢?

清代贵阳有八景,其一名曰“鳌矾浮玉”,说的就是这座以贵阳南明河上的鳌矶巨石为基而建的甲秀楼。楼立于河中,由浮玉桥连接两岸,桥头立有“城南遗迹”石木牌坊,桥上有小亭一座取名“涵碧亭”。此亭为新建,原物已毁。

事实上今日的甲秀楼也不是始明万历26年初建的模样,400多年间经历过火灾、战火等等,重修数次。楼后据说是明清古代建筑群“翠微园”,可我瞧着总觉是新建的。

我最早记得甲秀楼,是初中时,因为它的名字,名曰“甲秀”,直觉与秀才啊状元啊有关,后来一查果然取的是“科甲挺秀”之意。

高中是在南明河边的贵阳一中度过的,一中离甲秀楼不算太远,有时会背着书包路过甲秀楼,每每为缓解高考的压力时,就自我安慰般向甲秀楼遥拜一下图个好兆头。如今我的母校贵阳一中在南明河边的旧址已不复存在,一中桥也没了踪影。还好甲秀楼依旧挺立,也让我觉得聊有安慰。

这一回走进甲秀楼,也是为了这好兆头,带着儿子来感受科甲挺秀。也终于让我自己不再远离甲秀楼。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